全本看书网

第一三一节 斑竹

《南宋锦年》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

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掳,徽宗皇帝后宫上至皇后妃子,下至才人御侍,以及皇子皇女,皆被金人掳走。

当今的太后韦氏,也是当年因此而到了金国。

福慧楼是皇上迎太后回宫之后,特地在慈宁宫起建的,专为娘娘藏书所用。

娘娘回宫之后,整日念经礼佛,福慧楼中多数都是经书。

而我找到的这一卷,却并非经书一类。

听闻当今皇上在临安登基之后,太后虽在金国,却也依循礼制,遥尊韦氏为太后。

而经过宋金多年的商议,终于在数年之后,将太后迎接回宫。

金国完颜氏灭了辽国契丹人耶律氏而得国,因为女真人长久僻处蛮荒之地,语言粗疏,并没有太多自己的文字。在长期与契丹人、汉人的接触中,习得了契丹文字和汉字。相信这些零散的书稿,便是太后从金国回来的时候,从金国带来的。

作为慈宁宫的典籍宫女,我整理、翻看这里的书籍,是职责所在,也是被允许的。

眼看这些书稿破散不堪,又被放在那样不起眼的地方落了灰尘,带着潮湿,显然是被遗忘了许多年的东西。

不知这些书稿是记载何事,在请示太后之前,我至少应该将书籍稍作清理,整理一番。以免太后看到残破的书籍,心中不悦。

我在金国住过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能听懂不少金国话。金国的言语本就较汉人的语言简单,并且金国建国立邦之后,金人也都纷纷学习汉人语言,金人的重要文书,也都用汉子记录。

我在完颜雍王爷的别院里,那些服侍的人有金人有汉人,但都说汉话。比如我身边的语燕,虽然母亲是金人,但自幼在汴京长大,汉话说得倒比金国话还要好很多。再比如完颜王爷,虽是金国的天潢贵胄,但日常所用,也都是汉话。

这些书稿一共十余册,前两本看起来不过是记载了一些日常琐事,风土人情,各处风物。缺失的书角,我也只能用白纸补上,至于该补上些什么,却是不知道了。

渐渐往后翻看,笔迹却有些不同。

前两本的字迹粗疏,而到了后面,笔致却变得颇为柔和。显然不是同一个人所书,但内容上看起来却差不了多少。

这般一边修补,一边试着理解其中所书之意,虽然并不全懂,却也已经看得大费心神。

秋日的午后阳光正好,虽然已经不若夏天的炽热,不若春天的和煦,虽然略带冷清,但也让四周都是融融暖意。

我不由得得困倦,双眼也渐渐迷蒙,只是修补了边角,书册中所写的东西,便只成了一个个符号,再也想不到是什么意思了。

手上木然地又翻过一页,待要比着缺损的边角裁剪纸张,却恍惚看到了一片汉字。

我伸手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定睛再看,却果然是一片浅浅的笔迹,写在书册装订之处的夹缝里。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啼痕。

短短的四句诗,乃是唐代元微之所作,意思也并不深奥。相传舜帝有娥皇女英二妃,在舜帝驾崩之后,二妃啼哭,泪洒竹枝,竹枝尽斑。

这首诗本身并没有什么,自古以来歌颂娥皇女英的诗词也并不在少数。

但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为何在这些用契丹文字和少数金国文字写成的书册里,会有这样一首诗。

金国人固然是有不少通晓我汉人文字的,但不管怎样的通晓,之多也只是知道那些著名的诗词。元微之固然是有唐一代著名的诗人,但他流传后世的著名篇章,却并不包含着这样一首。

也就是说,这些字若是由金人书写,断不会写下这样一首诗在这里。

况且这一本书册上的字,笔致柔软轻细,书写那些契丹文字看得并不明显,书写这些汉字,却可以明显看出一笔一划之间的法度,显然是受过长期的习练,才写得出来的字。

这是……

一个汉人女子写的字。

是太后娘娘!

我不觉恍然。

进宫许久,我从未见过太后提笔写字,不过福慧楼中,也有几幅娘娘抄录的经文。与记忆中娘娘的字一加比对,便可以判定,这些的确是娘娘所书。

娘娘在金国多年,学些契丹文字和金国文字,并不足为奇。

娘娘在用金国文字抄录什么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有感而发,随手写下一首诗来,也并不奇怪。

但我却对着这首诗,反复细读。

靖康之变,徽宗皇帝与当年的龙德宫韦贤妃一道,被金人所掳。

两年之后,建炎二年,当今皇上在南京登基,韦贤妃被遥尊为“宣和皇后”,被迁移到了五国城,与徽宗皇帝相会。

徽宗皇帝于绍兴五年驾崩,那时已经距离靖康之变八年了。

而直到绍兴十二年,太后娘娘方才得以扶徽宗皇帝的灵柩回宫。

也就是说,徽宗皇帝驾崩之后,太后娘娘又独自在金国度过了七年了的时光。

单是想一想,便觉得十分难熬。

这一首诗,看来是在徽宗皇帝驾崩之后,娘娘所写下的吧。

想到这里,再回头看诗中的意思,娥皇女英追思舜帝,泪洒竹枝而成斑竹,而太后娘娘对徽宗皇帝,自必也是这样的心情。

掩卷长叹,心中亦是难过。

徽宗皇帝在我心中,在爹爹心中,在天下万万大宋子民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君王,自不必待言。

但在太后心中,这个人,是他寄托终身的夫君。

徽宗皇帝病逝,不知当时大宋的百姓听到了是怎样的心情,但当年的太后听到,自然是心痛难禁。

天色还早,我却没有心思再看下去。收拾了书册,便回到景芳斋。

花楹与紫鸳坐在廊下做针线,从大门看去,红墙黄瓦绿栏杆,她们两人静静而坐,就像是一幅图画。

花楹性格极为温和,谈吐、针凿都很出色,比之言语沉默、不事针凿又总是保持警惕的墨,确实更容易相处。

我回到内室,花楹便斟了茶送去:“姑娘近两日总有倦怠之色,是福慧楼的差使太过繁忙了吗?”

我微笑接过茶水:“福慧楼的差使很是轻松,不过有时候我在里面藏书,容易忘了时刻。”

花楹微笑:“婢子听紫鸳和语燕说了,姑娘很爱看书。”

听花楹自称“婢子”,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好像我刚开始听紫鸳以仆婢自居,心中总是转不过来一样。

花楹不算谈锋很健的人,但是因为性情温柔和顺,不管对方说什么,都会给予一定的回应,至少也会静静倾听,所以与她说话,总会让人觉得有话可说。

相处几日,我也渐渐在谈话中发现,花楹喜欢听我说起墨,因为在我挂念着墨的时候,也总会提到另一个人,四郡王。

“姑娘总是担心墨,你与她的情意必定是非常深厚了。”

“我与墨她们相处了这么久,她们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自然我会牵挂。”

“姑娘好像很担心墨不听四郡王的话?”

我不由得一笑:“墨她……性子比较执拗。平素又少接触外人,我怕相处起来,难免会有些磕碰。”

“墨她……会保护好四郡王的吧?”

“当然了。”这一点,我还是可以确信的,只要墨答应了我,便一定会做到的。“墨是个固执的人,但这样固执的人,答应了别人什么,就一定会做到。”

花楹轻轻一笑:“姑娘真的很了解她,并且……很喜欢她呢。”

微微一怔,随即点头。若是不喜欢墨,我又怎么可以用这样容忍的心态看待墨的固执。

“姑娘,你与四郡王,相熟吗?”花楹迟疑片刻,终于轻声问道。

“我与四郡王……”论起相交,不过几面之缘,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觉便是这样,有些人相识多年却从不知心,有些人寥寥数语便可以倾盖如故,但若说起四郡王的情形,我的确不能称得上一个“熟”字。

“并不相熟,不过是在宫中的几面之缘。”

花楹道:“姑娘与四郡王相识,是起源于当日端午节的大宴吗?”

端午大宴我到禁苑外的事情,阖宫皆知,我自然也不需避忌,便点了点头。

“那姑娘你是……”花楹略略迟疑:“识得禁苑里的那个人吗?”

我略微觉得奇怪:“不认识。”

“那姑娘到禁苑去……”

“是为了一个认识的宫女,听说她在那里,所以想去看看。但当时却不知道,冷香阁是不能踏足的地方。”我道。

“真如宫中所说的那样了。那么姑娘你……”花楹微微失望:“真的不认识禁苑里的人?”

“后来我知道,她与四郡王的关系很不一般。”

花楹点头:“那……是四郡王在宫中的养母。”

闻言,心中明了,花楹果然是四郡王身边很受器重的人。所以,她知道四郡王的很多事情,并且,很关心四郡王。

“姑娘……四郡王这次出去,是因为你,对吗?”

小说推荐:【顶点中文网】《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华娱调教师》《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我穿成了精灵国的幼崽[西幻]》【好看书吧】《秋燥》《谍海青云》《帝皇的告死天使》《我在现代留过学

回心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哇!女总裁是皇帝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悍女麴凰驭龙婿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寻找轮回的你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横空出世的娇帝君表妹不欲攀高枝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落在荒年崽崽很闲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姝宠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穿越三国:姐妹同心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离人终成相思意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穿时空的女将军诱梦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